7 W2 u. a: N+ X 每天早晨大家上班的时候,都能看到他已经端坐在电脑前;每天晚上下班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仍然端坐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偶尔有同事周末进公司,发现他一如既往地端坐在电脑前。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公司里的树”,是说他如同扎根在公司里一般。$ i1 M$ ^( |1 h1 F; Z
这是“公司里的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 k% C) f% i2 M/ C; B$ s4 x4 e 和他同时进公司的毕业生们则是忙着积极地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小心翼翼地向领导们献殷勤,热热闹闹地和同事们寒暄、建立所谓人脉,顺便挖掘一下公司的内幕,寻找着成功的捷径。 ) R7 K4 X6 Q- C% \) P; t
“公司里的树”继续苦做着,夜以继日,拿出一篇篇的报告,这些报告多半都是别人推给他做的,因为做这些报告要花大量的时间,但出的报告通常都不被重视。但是,偶尔地老板需要某个数据或某条信息的时候,“公司里的树”总是能很快地找出来,同事们也越来越多地去找“公司里的树”,拿着各种问题去问他。
" q: B* d; g. N" V# r, g; v+ U3 n# W 半年后,“公司里的树”被提拔了,让那些同期的毕业生们颇为胸闷。“公司里的树”继续苦做着,因为他知道,能进这样大公司的人,谁都不可能比别人聪明或能干太多,唯一能拉开差距的恐怕就是工作态度以及自己付出的多少了。虽然那些报告让他付出很多,但是他在做那些报告的时候已经熟悉了信息的来源、数据的出处,还有公司的各项业务。
7 Y% s3 u' u3 O) [0 J* j 道理就是这样简单,但是能像他那样去每天实践的人并不多。
( M# P% v9 f' `1 z1 _/ ?* ^9 n 两年后,“公司里的树”已经成了公司的栋梁。但是,每天上班或下班的时候,大家还是能看到他端坐在电脑前。
$ z) X3 n& k9 a: k$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