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是党和政府指导工作、实施领导的重要工具,是交流信息、沟通上下左右的重要手段。公文写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写作公文要动用身体的七个重要器官,认真把握好“七性”。
' P g( V* ^) \9 J9 w# v: d0 B$ w$ i* i
一、胸怀全局,把握方向性
% B- ]6 _/ k( l7 v% N' {/ B8 N3 h+ E& l
毛泽东同志讲,“没有全局在胸,是下不出一招好棋的”。撰写公文也是如此,必须胸怀全局。只有胸怀全局,才能头脑清,方向明,起点高,思路正,真正做到局部服从整体,微观服从宏观。所谓胸怀全局,一是要胸怀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二是要胸怀农业政策性金融这个行业的大局;三是胸怀本单位的工作大局。只有胸怀这三个大局,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把握方向,写出符合实际、具有实效性、有价值的公文来。( ]2 \% X f! Q/ i5 w4 H1 O) @
$ I6 B- v2 o( J4 [- L二、脚踏实地,抓住实用性* U7 |/ P% e/ ~" @, J' `/ V R
1 U3 j. \: ]: \0 J, P
鲜明的实用性是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撰写公文,必须立足于掌握第一手材料,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亲自调查,不当“二传手”;要自主调研,不受人摆布;要一沉到底,不走马观花;要一挖到底,不浅尝辄止。只有这样,写作的公文才能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 K4 [. `9 R' Y0 V& q
% p8 q/ S: F. S) l0 e三、魂系于文,深蕴思想性
; h4 ^- F. ? Y! \: j+ g: z0 n) o( Q! m# i) w, |
对于涉及方针政策的公文,不仅要传达政策意图,告诉我们如何做,而且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这就是公文的思想性。因此,思想性是公文的灵魂。写公文要善于抽象概括。公文的思想性,不是从外部加上去的,而是深蕴在材料中,需要在抽象概括中下功夫。文秘人员在撰写公文时,不但要占用材料,还要动脑筋多想一点,深想一点。如工作总结,工作成绩固然要写,而且要写足写够,但不能写成流水账,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对工作的回顾、分析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教训,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用于指导下阶段的工作。; g7 F6 d8 f4 C, a% M5 [/ C
; p/ g( D/ G5 f: p; a4 x- E
四、言简意赅,突出简洁性* H' y- X. B6 ~" V7 I' e) W' D, e
8 I" j2 I$ l7 S8 A7 f, s) K公文要用最简单、最质朴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内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共 288,000个字,收集了 119篇文章或讲话,平均每篇只有 2400个字,最短的《香港基本法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不足 130字。邓小平有两大语言特色值得学习:一是善于用短句。据不完全统计,《邓小平文选》第 3卷中 10个字以下的短句占一半以上。二是大量使用缩略语,巧用俗语和惯用语,既抓住了事物的精髓,又归纳了事物的共性。% Y, ^0 h7 X8 x+ A2 a/ n% @
# T9 Z6 c+ l4 M7 s, t/ Q1 y& t0 E
五、眉清目秀,注重严谨性7 n2 o8 ]) B/ A: Q. @$ t2 m/ I
. t& d% K; e$ h& o( u7 K)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