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验交流] 论“申论”写作的修辞技巧运用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2-8-22 2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公文写作培训班
  写作“申论”时根据主题的需要,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适当地运用修辞技巧,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无疑也能提高申论考试的成绩。具体说来,“申论”写作可以运用如下修辞技巧。
# e- Y: b( Z% ]' K
3 Y9 C8 }+ f6 w- U$ f/ S  一、排比法
% z3 M4 X( p* X  c/ k8 C# j6 b! j2 H  e9 g2 i: N5 o' A3 X# m7 h
  排比是指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者结构相似句子叠放在一起形成的修辞手法。$ M1 c3 Z# j0 r1 C
  “申论”写作适当地使用排比的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例如题为《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信赖》的“申论”文章:" ^' e, t; p1 h. l6 h2 r' |5 F
  诚实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凡诚实的人都是实事求是的人。他们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说假话,不办假事,言行一致,敢于袒露胸怀,乐于表达心声,严于解剖问题,甚至不惜自己的利益和生命。这是何等高尚的品德。这种高尚的品德有利于他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3 t# F/ B& e) f9 H
  人们喜爱诚实,所以信赖诚实;人们都痛恨虚伪,所以更加信赖诚实。诚实能使人活得更踏实,活得更幸福,活得更和谐。多一分诚实,就会少一分虚伪;多一分诚实,就会少一分欺诈;多一分诚实,就会少一分痛苦。……6 N8 O. Q8 l* l3 x6 m; [
  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中先后运用了四处排比,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地揭示了诚实行为的种种表现和作用,较好地论证了诚实为什么受到人们信赖的原因,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 n& g- W; j  l& ^4 G; X2 m! l& F/ g/ s) m
  二、顶真法
; \" ?2 A; r* @8 r- |2 p
: {3 v' o5 ?" O  ]; t% A2 ?  顶真法是指前一句的尾部作后一句的开头,首尾蝉联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议论结构严密,语势贯通,能更好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一篇题为《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的“申论”文章:
* w( S$ C# d, k" J  
& q& d* Y4 _4 v' r: ~7 P4 D2 M  ……有“源”才有“流”,因此税收工作必须树立经济的观点。只有经济增长,经济规模才会增大;只有经济规模增大,税收总量才会增加;只有税收总量增加,财政收入才会增加。
! W  \0 L3 D$ \. Q  ……企业发展了,“蛋糕”做大了;“蛋糕”做大了,经济实力增强了;经济实力增强了,经济规模也就增大了;经济规模增大了,也就给税收提供了丰裕的税源基础。税收之“流”就有了强大的“源”头。8 h8 B! h2 l9 H" a) D; e+ m
  这篇“申论”两处运用了顶真修辞法。第一处,十分清楚地阐明了经济与税收、财政三者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即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税收增长决定财政增长。语言简洁,道理深刻而又明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处,作者运用顶真和比喻具体而又形象地阐明了企业经济发展与税源的关系。同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L( A! d8 c* C! E
, W+ L& v0 U6 w% M8 k; w8 E
  三、比喻法1 r, Q/ W. m- S

, r4 H# K0 E$ H8 q+ f# d  在“申论”写作中,运用比喻的方法能形象具体地揭示事物的现象,从而使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例如一篇题为《关键在水手》的“申论”文章写道:
9 v4 o0 ^9 {! s% K  茫茫大海,滔滔江河,千帆竞发,然而时见沉舟断桨葬身鱼腹之事故,何也?我谓之“关键在水手”。
: l7 F4 {" ^: s& I" p1 e+ W  ……据史料记载,较早阐明“水、舟、水手”关系的是唐代开明君主李世民,他说“民如水,载舟,亦可覆舟”。意为老百姓如水,古代君王或当代社会的执政党和政府为舟。载舟是水的一种属性。古往今来,常见“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也不乏“泰坦尼克号式的沉没”。应该说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水手”,驾驶着唐王朝之舟开创了贞观之治,康熙也是一位好的“水手”,开启了康乾盛世的首端,然而,夏桀、商纣、秦二世、隋炀帝等等,却不习水性,不会掌舵,最终连同他们的朝廷之舟一块覆没了。历史的教训说明,谁能善待百姓,谁能举政为民,谁就能“风正一帆悬”;谁虐待百姓,以权谋私,就会激起滔滔大浪,导致舟沉人亡。% A+ f5 [4 L( x$ P: Q8 n3 B' [
  综观当今之世,人民群众亦如浩荡之水,我们的党和政府则如同“舟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如同“水手”一样。我们也应该知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那么共产党如何驾驶执政之舟驶向胜利的彼岸呢?毫无疑问,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要“习水性”、“会掌舵”、“勤划桨”。( m7 j2 U5 k. j+ E" e
  ……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和探讨共产党的执政规律,遵循规律,提高“驾舟”技能和“掌舵”技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5 ]+ p$ S! N+ Y3 O9 I
  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将皇帝李世民、康熙等比做“水手”,将他们所统治的王朝比做“舟”,从历史的角度十分形象地阐述了“水手”与“舟”之间有关系,并由此推出结论:“谁能善待百性,谁能举政为民,谁就能‘风正一帆悬’;谁虐待百姓,以权谋私,就会激起滔滔大浪,导致舟沉人亡。”道理深刻而又明白,令人深思。文章接着从现实的角度又用比喻,即“人民群众亦如浩荡之水,我们的党和政府则如同‘舟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如同‘水手’一样”。形象地阐述了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比喻,十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 t. O% x, r5 X0 n3 J. I* W
' O! N5 ]% x/ E  四、设问法
; X- s: L4 o1 _
( T0 M; j) \& o* H) `* x9 x5 C: }  运用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上下文的衔接,使行文自然流畅,又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一篇题为《“门槛”与“蜜糖”兼施》的“申论”文章:
/ ]' M: e+ M& y, v# w  目前,我省的科技教育之皮与经济之皮结合得不够紧密,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两张皮”现象。两张皮不结合,不利于“三个有利于”,为了使“两张皮”结合成“一张皮”,笔者认为,必须“门槛”与“蜜糖”兼施。
2 G& B! a. Q: ^3 _何谓“门槛”?何谓“蜜糖”?简言之,门槛就是政府制定的各项促进“两张皮”结合的惩罚性和限制性政策、措施;蜜糖,便是政府的激励、表彰性措施。……
; c( h3 \: K. f& m6 ~5 ^7 t  在科教与经济结合方面,有时候,科教是第一位的;有时候,一旦经济投入加大,又会促进科教的发展。从辩证的观点观之,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当然,这是以较好的结合为前提的。即使如同一张皮,也有“内皮”、“外皮”的层级之分。  n' O6 s" _& w
  那么怎样才能使经济成为“内皮”,科教成为“外皮”呢?笔者认为……
7 ~. J; M8 w* `0 L+ {  怎样推行门槛与蜜糖兼施战略呢?首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其次是广为宣传,使之家喻户晓:若人皆不知门槛何在、有何用?蜜糖何在,糖分几多?则成笑谈矣,更谈不上如何兼施了。# t8 q/ U( y* w
  门槛理论味“苦”,蜜糖说法味“甜”。苦甜兼施,限制与激励齐下,惩罚与表彰同施,假以时日,何愁“两张皮”不成为“一张皮”焉?!3 Z" v7 C% \4 T) a+ W+ J3 ]2 O: I
  这篇文章先后三次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第一次,运用设问引出对“门槛”与“蜜糖”的解释,即说明什么是门槛,什么是蜜糖。第二次,运用设问引出怎样使经济成为“内皮”,使科教成为“外皮”的阐述。第三次则运用设问引出怎样推行门槛与蜜糖兼施的战略。不难看出,作者运用设问法将文章的意思层层推进,使内容一层深入一层,而且衔接十分自然,逻辑十分严密。, J7 A% I( q) [) V8 C
) m! U) {: h: _# c: _
  五、反问法% c7 ^3 {0 j9 i. v# v4 t

3 {- v  w" X" e! n3 O: u5 a4 F6 e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技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90粉丝

417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