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务信息的定位. c( }* p& q* @9 a) g
什么是信息?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是文明进步的基石。信息是指反映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变化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
@. O' I. ^ Z: w d& l0 _ 从做工作的角度看,信息就是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经验,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服务的文字材料。其表现形式是政府(县级以上)的政务信息刊物上刊登的文章,以及部门单位的简报,还有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各类汇报材料。4 S$ f7 x) q* g( Q* ^, L
所谓政务信息,就是与党务信息相对应的、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是指反映政务工作本身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可能影响政务决策的信息。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府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情况,为政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8 g' a# _; @# L8 ` Q
从理论的层面看,政务信息的作用:
. o+ I" m8 b" U# O4 c# B ㈠政务信息是政府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3 ^: _0 M( H! d1 r
㈡政务信息是政府有效管理的手段;
" l3 x3 W8 Q" F7 J* J7 b ㈢政务信息是推动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载体;/ s$ C7 {+ P& ?
㈣政务信息是指导下级政府和基层单位更好开展工作的工具;
( }8 A/ b {: d& ?' d C8 c% k ㈤政务信息是各地、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0 j; t% A3 O9 i' F 政务信息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从我们具体从事信息工作的层面看,政务信息应该定位于以下四个方面:
: F' Q0 M& n: U7 W/ N 定位之一: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4 i( A$ c _0 b0 H# N2 q 定位之二:宣传工作,展示自我。
5 P( S) n3 J! t 定位之三: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推动难点问题解决。0 q9 e1 e p: T4 ]# R) b
定位之四:展现单位面貌,树立单位形象。& a" X8 T. r% N3 N$ @
二、政务信息应有的理念
2 F/ N ]3 b3 b: z+ `+ k- Z/ o ㈠政务信息无小事的理念。
( v8 {# S5 i9 G- `% x9 ? ㈡主动融入政府中心工作(或部门重点工作)的理念。
3 e! Y' e( a( O8 T5 }. |$ w ㈢全员办信息的理念。
6 Z0 m0 R/ U! r ㈣重点为本级政府(或本单位)服务的理念。我想我们的领导感兴趣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为本级政府和领导宣传了什么;二是为本级政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做了什么;三是为指导推动基层开展工作做了什么。这也是我们信息为本级政府或本单位服务努力的方向。+ u$ I) l! \ V$ z
㈤质量为本的理念。* d0 I5 U; k4 [3 _5 M
总之,做好信息工作必须确立以上五大理念,切实做到谨慎敏感、融入中心、全员参与、服务本级、质量至上。
4 u" o6 [1 {+ T2 b 三、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 c% s) [6 P# D- I ㈠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 ]# _# [" u" v: m) P8 ~, l' i; c
政务信息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很强的工作。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e) [3 y$ B+ i
⑴及时。就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 `4 _' A, M; k& A2 u ⑵准确。就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 n/ d3 j% p/ O
⑶全面。就是要坚持“两点论”,有喜报喜,有忧报忧。
4 ~6 o0 V- e1 L4 t i *撰写政务信息的具体要求:“新、实、准、快、精、深” `( U) \1 ^0 I# t
新。具体要求一是反映的情况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即指信息本身的标新程度;二是反映的事情虽然时过已久,但大多数领导并不知道或知之不详,且又是接受者所需的信息;三是反映的事物还没有出现,只是有出现的可能。
; i2 i f Z, Q S7 Y, R- `/ m- p; N) d 实。一是反映的事物必须真实,确有其事,确有其人;二是事物发生的程度,在语言表述上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表达,不能在任何虚构的事实和夸大或缩小的情况发生。
- W+ ?+ v) u+ K' P2 g. c6 Q: p 准。既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反馈信息。一是收集反馈客观事物的信息力求准确无误,即反馈各类政务活动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事情经过,政务活动主体以及政务活动变化的环境条件、因果关系、变化制约和影响程度等都要真实可靠,恰到好处,忠于事实。
# C, e! F+ r4 D7 t 快。信息工作人员要力求做到:一是思想敏锐,反应灵敏,一旦发现有价值、有新内容的信息素材,要立即组织力量,采用最快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收集、表述;二是信息素材收集后,要旋即进行筛选、鉴别,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综合、加工、提炼信息的精华;三是对经过加工的信息要快速传递,报送服务对象。9 [ B4 A/ I5 a: G Q6 X
精。是指政务信息在保证信息质量前提下,通过信息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其质量和形式达到升华的要求。一是信息的内容要精,一则信息一般要集中反映一个主题、一项主要内容,观点突出,目标明确,与主题内容无关的人和事要一并舍去。二是信息的文字要精,即把大量的原始信息资料,通过信息工作人员的加工,力求达到“则简而繁繁而简,简中俱是精华点”。三是向领导提供的信息数量要精,领导的任务重,事情多,信息工作者应力求做到既能全面反映情况,又尽量减少文字材料的数量。4 a5 ]& }4 W p
深。一是要根据决策需求和重点工作,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吃透情况的基础上,拿出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信息产品。二是从信息网络提供的大量一般信息资料中,从一般反映事物表现现象的低层次信息,来分析、挖掘、揭示事物内在矛盾,能够正确地阐述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典型素材,进而进行逻辑推理、高度综合、归纳、整理出深层次信息,以实现信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升华和增值。
W* w8 i& z( G! f! }+ N$ g ㈡政务信息内容的分类
* ?+ A0 Z1 B2 r0 N4 _ 从上报的角度看,报送信息可作如下分类:
4 _2 C1 k: ], l! l: N 一是反映取得的成绩。如《××异地民工联合维权工作站初显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阶段性成果》、《××科技合作取得突破》。
$ }" g6 q$ c% C0 v 二是反映重要工作、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如《××市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要求的防洪闭合圈任务》、《“杭瑞高速公路”××支线明年开工》、《××水库即将投入使用》。4 H) ~5 F; `# K# K9 L0 M) f
三是反映工作中的新举措。如《××市建立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机制》、《××市驻村医生在防治非典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出台地方电厂顶峰发电补助资金办法》。' X4 Z9 U& j; {. Q8 B i4 |
四是反映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的现象。如《××市涌现18家民营农业科研所》。
3 t2 `" \3 d( I5 G% x* F' Y7 N 五是反映上级重要会议、上级领导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以及政策执行情况。如《省柑桔运输“绿色通道”延期 8万多吨积存柑桔顺利出仓》、《××市四项措施迅速贯彻省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生活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
7 Z8 ^: |1 [2 k. i/ _2 j- U9 o+ {1 ? 六是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反映欧盟关税优惠削减严重影响节日灯出口》、《××市今秋松线虫病疫情严峻》、《基层反映现有高速公路管理机制将造成森林生态资源大量流失》、《××反映铁路运价上调影响柑桔运销》。" e" l$ |- v- t
七是反映社情民意。如《××反映近几天液化气价格涨势迅猛》、《××市近期查获多起涉毒案件》、《××边界劣质烟花爆竹非法流动现象重新抬头》。4 D3 h- U0 u! C2 N. H& \$ L
八是反映紧急突发性的事件以及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原因、后果和对事件的处理情况。如《××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 E( j* p' ?* X1 \ W% G: q3 z
⑶专报信息,报送省政府办公厅。
5 ~& T; v' {( f; V6 u" z9 | ⒈我老秘网市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
! Q0 a; O! I( O ⒉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3 w' T4 l+ V- U7 J& F4 X) U
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
& g3 c4 X& t) m+ V { ⒋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地各部门报送的专题约稿。. G' O2 d! s$ O `
四、政务信息的写作
+ f' N& K+ l- L/ j7 ~% g% | 政务信息稿也是文章,随着政务信息的发展,政务信息稿将作为一种文体,逐步成为政府机关的一种独立文体。
! s- Y$ |) d! g' [ 一是确定信息的主题;二是精心安排结构;三是想一个能吸引人的标题;四是组织写好信息的主体部分, 就是信息稿中事实的叙述和说明,即信息稿的主要内容,以此来揭增事物运动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这是决定信息质量的关键部分。这是信息写作的重点。主要把握四个环节:6 `2 G$ V; o) |% T7 D5 |
㈠提炼主题,做到主题鲜明、凝练。
9 o" ?! k( V" J; j 信息的主题是全篇信息的内核和中心。
4 N3 \0 g9 T2 j; C l& E 主题应该正确、集中、鲜明、深刻。% W+ f/ T, t, }. B- ?( X4 E
㈡制作标题,做到标题新颖、醒目。
# |9 M4 T$ Z9 v1 p1 z 要把握三点原则: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
: u; x, W1 T& }" ^ ㈢安排结构,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6 {% Q; q# M6 P# F7 s, h/ n+ v 信息结构的基本要求:一是简短、灵活;二是清晰、严谨。
1 }( [. \' O* Y& l1 e* c ㈣推敲字句,做到语言凝练、庄重精确。
7 r7 j" B9 M2 ~% f: B, x6 z 主要有三点要求:一是凝练;二是庄重;三是精确。! _ O1 Y" ~" \- s& M
*信息编写的要领- h* f4 E% ^0 i4 A5 z9 P- W
政务信息要求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 H3 m V8 C1 z ㈠迅速确定主题。一条信息,编写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决策者了解什么?这些问题是编写信息时首先要搞清楚的。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因为信息的主题范围越小,就越有利于把事情和问题说清楚,说透彻。信息编写应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内容的取舍,提炼信息的主题。
" w5 ?( n+ c2 @, T; K1 F/ |$ ^ ㈡巧妙设计结构。设计信息结构就是政务信息素材的组合。结构合理,信息就会中心突出,条理清晰。一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种结构多用于反映事件的信息。二是以逻辑为顺序。如发生一起严重械斗事件的信息:编写顺序是这样安排的:某月某日,某地发生一起严重械斗事件,多少人伤亡,损失多大;引起械斗的原因;械斗的经过;处理结果。在这则信息中,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是交叉运用的! _6 ]: R9 @, W) W) |( X9 \2 S
㈢精心制作标题。政务信息的标题是吸引决策者关注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信息的中心。它要求简洁明快,一语破的。信息标题一般不用引题,多用单句实题,使人一目了然目前在实际编写中,许多人把标题放在正文前面作为首句,以增强信息的精炼性。8 j3 W G$ c# P! _4 ]( x6 G7 o
㈣写好信息主体部分。政务信息的主体部分,是信息所反映事物的叙述和说明,是所表明观点的依据。写好信息的主体部分,首先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材料运用精当其次是做到文字简炼、准确,即不拖沓,也不会含混。
3 U4 N, [, X4 W4 t( w: F+ d' U* I( w ㈤核实。信息写好以后,不要急于发稿,应对内容再认真核对,这一环节,是信息编发的最后一道“关卡”,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稍有差错就会带来工作失误。因此,信息工作人员在处理这一关时切不可有“差不多”的心理,贪图省事。
; i5 W! `& i z *常用信息的编写方法:# Q9 s, h2 p# j* @# m" k, v" b
(1)信息标题的制作+ X) _! i7 G6 U5 d+ j: U6 f$ f( g
标题是文章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说主题是信息的灵魂,标题则是信息的眼睛。一个好的信息标题,往往有契领全篇,提示主旨,引起读者强烈阅读愿望的作用。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编辑人员不可能对收到的每一份信息都仔细分析,因此信息资料加上一个醒目的标题,既有助于引起本级领导的重视,也容易引起上级机关信息处理人员的注意。政务信息标题同其它形式的文章标题有明显的区别,它不象文艺作品标题那样形象、生动、含蓄、隐晦或富有哲理,不象新闻报道、一般调查报告的标题那样有主标题、副标题或引题,就是在标题的摆放位置上,也不象一般文章那样摆放在正文之上,除专题信息、专报信息有单独的标题外,一般信息条目的标题都是以“领头话”的面目出现,标题后紧接着就是具体内容。有的标题属于内容的一部分,有的标题本身就是一条信息。一般来说,信息标题的制作有以下几种类型:
& o! h& D8 H1 F) H ㈠数字型 数字最有说服力,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能充分表明信息本身朴实无华的特点,常来说明事情的结果、结尾或一个段落过后所取得的成绩。从信息标题的内容看,不穿靴戴帽,不转弯拐角,把重要的事实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在题目制作中找出全篇信息具有关键性、代表性的数字,来表明信息的主题或基本含义。以达到直接了当,以点带面的效果。如:“××市7天时间小麦收割已完成80%”、“××市1-4月份国有工业产销率为91.1%”、“××市1100名机关干部到农村入股创办98个高科技示范园”等标题让人看了直观明白,一目了然,不看信息内容就知道信息的中心议题。从信息标题的形式看,应当就实避虚,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避免出现“效果显著”、“形势喜人”“开门红”、“上台阶”等模糊的带有形容性字词。如“××市1-4月份国有工业形势较好”、“××市区旅游业发展迅速”等标题就非常模糊,不知道具体情况,比较起来就没有前者更有说服力。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反映工程进度、工作成绩等信息中较为常见。
: J0 T& S0 w- R2 t7 G* V' d* N! U4 y 二、词汇型 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能使信息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常来说明事情的发展过程。从标题的逻辑性看,组织严密,有代表性,能说清信息的主题,讲清所要表述的观点。即:能统领全篇,不含糊其辞,真正能够起到一眼看去就明白这条信息要反映哪方面的内容,有什么重要的情况,所言之事的缓急程度如何等,让读者对整篇信息所要说明的措施能够全部掌握。在制作此类标题中且忌凭空产生,要通过对信息材料的分析、整理,找出其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结论,用有代表性的词汇来代替。遇到较长的词组,尽可能的把它加以压缩、简化,经过压缩达到标题内容不能再削减,表达这些内容的文字不能再精炼的程度。如:“××市积极构建‘四位一体’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市实行合作医疗制推进农村卫生改革”、“××市推行‘四项工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等标题可以直接看出整篇信息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中心内容,通过对信息标题的阅读就可以知道所要说明的目的。但此类信息标题要杜绝使用那些套话、大话、空话。从标题的语言看,不带有任何艺术色彩,不形容、夸张,不含蓄、婉转,更不晦涩朦胧。一般避免出现“强化措施”、“认真做好”、“从几个面入手”、“多种形式”等不能明确表述信息内容的词句。如:“××市强化措施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市认真做好农村卫生改革工作”、“××市从四个方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等标题虽然能说明问题,但显得平铺直叙,过于俗套,很可能因为题目的原因把这些好的信息变成常规性的、没有新意的信息,失去其内在价值。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经验介绍、工作措施等推介性类型的信息中较为常见。
; c: y5 \; D! ?: j 三、杂合型 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是词句和数字并用,表述更全面、准确,通过标题就能知道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更能反映信息简洁、明快的特点。从标题的结构上看,更趋严紧性,逻辑性更强。制作此类标题时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来概括、综合信息内容的精华部分,以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让读者从整个信息的标题中就能了解整篇信息。如“××市实行‘党建督查单’制度基层组织整改率达100%”、“105国道××市段两货车相撞造成一死三伤”、“××两省联手加大省际交界地区计生稽查力度280多名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等标题能够充分反映出信息的梗概,达到不留悬念的效果。从标题的长短来看,不拖泥带水,罗嗦冗长。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使人不得要领,给人的印象也越模糊,使本来很简短的信息条文的内容显得头重脚轻,给人以不协调感,同时还会使题目与信息条文内容明显重复。反之,标题越简炼,阅读越方便,给人的印象也越深。因此,在此类信息标题的制作中要尽量只保留事实的核心部分和事情发展的结果,省略那些不必要的过程及细节。另外,这类信息标题在特定条件下,把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重要细节等反映在标题上,就可以单独成为一篇完整的信息。如:“105国道××(市)区段两货车因大雾天气于今日凌晨相撞导致1死3伤”这段话,如领导急需了解,这个标题就完全可以成为一篇信息。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综合性、突发性、动态性信息中较为常见。7 e; o" @! \% E0 c& p
四、短语型 此类信息标题不仅内容要有新意,而且标题要突破定式,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类信息标题反映的信息事实新鲜,其内容所含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在制作此类标题时,一要讲究语调、音节整齐,有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二要合乎语法,尽可能用主语、谓语、宾语齐全的完整句,少用无主语句或感叹句之类。三要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要“顺”着写,一般不要用倒装句,尽可能使其节奏明快,有可读性。如:“××市强化五种意识、突出五项重点努力提高办公室工作的整体水平”、“××市积极构筑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网络”、“基层干群建议在推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广大干群对中央不断加大反fubai和党风廉政建设力度表示欢迎”等这类标题是在朴实基础上的新颖,不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同时,要注意此类信息标题不要象报告和汇报材料那样写成“关于某某情况的报告”或“关于某某工作的汇报”,也不要采用“抓了几项工作”、“有几点体会”之类的写法,应当抓住其中最新鲜的事实,在标题中有所反映和透露,这就需要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专题性、反映性、趋向性咨询建议性等类型的信息中较为常见。
, \7 j/ C* y; ^' ?! o8 ` (2)主体的写作。在写作正文时,尽量使用概括性语言,尽量使用叙述性语言,不用议论语言,做到简洁明了。写作成效性的信息一定要有可比性,能反映地方或部门领导的政绩。写作新举措的信息,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立意新颖、有新意,与众不同,鹤立鸡群,写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在写法上,能概括出并列几点的,就设置几点;不能概括出并列几点的,就全篇连为一体来写。一般情况下,这类信息文稿切不可贪大求全,面面俱到,以致枝蔓过繁,淹没主题。开门见山,断头去尾。7 q, f9 Z4 M' A, r
⑴事实交代清楚。在编写政务信息稿时,要在信息的主体部分把事实叙述得清楚明白,并保证准确无误。对关键的事实或有疑问的地方,要重新核对事实,不得发生错误,每一细节、数字、地点、时间等都应该核定,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
W; Y; }. t% E;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