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引起了人们对情商问题的关注与热议。为帮助领导干部们了解情商知识,本报特别约请了《高情商团队》一书作者、高级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保健专家委员会专家马晓晗撰写此文。2 p3 h% x# j3 f6 {
/ h2 }/ f3 [9 r9 I3 D8 t. U9 D+ k 情为何物
+ j4 j8 n7 X6 W% d8 j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古人对此有不同的分法,有“六情说”,有“七情说”,也有“十情说”,但最普遍的说法则是“七情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黄帝内经》)。& A8 X" \$ d7 _0 K# {
“情”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时处处都能体现出来,诸如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骨肉情、同胞情等等。大体上“情”字的含义主要就体现在“情绪”和“情感”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是具有鲜明两极性的,而在这样明显对立的情绪活动中,良好的情绪可以催人上进,有益于身心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们心理失衡,失去动力。情感与情绪意义相近,但比情绪更稳定一些,也更深沉一些,它不像情绪那样容易表露出来,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 e* F0 @: [& K7 w8 }1 X 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的时间、紧张的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反应三种形式。情绪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情”的低层面的内容,情绪显得相对表面化、易变化。对情绪进行深一层的积淀,比较稳定的部分,则就是所谓的情感了。情感相对情绪而言,显得更持续、更理性一些。
, H' ?8 |( e* T' | 情商受到重视
( J/ v7 E. x0 \$ u" k' k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然而科学研究表明,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 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F& B0 r p9 S B
情商是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它的提出与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首先它得益于多元智力理论一说,多元智力理论的先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登纳认为,人类的智慧至少应包括七种不同的能力,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体态智能、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后两种智能成为情绪智力理论的直接来源。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的概念,他们把情绪智能界定为对情绪的知觉力、评估力、表达力、分析力、习得力、转换力、调节力,涵盖了自我情绪的控制调整能力、对人的亲和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等。& O3 n9 L- _" D( K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 戈尔曼于 1995年正式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当时戈尔曼目睹美国社会现状,认为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外表下潜伏着深重危机,吸毒、犯罪、**、暴力等案件急剧上升,尤以青少年犯罪情况为甚。于是他积极寻求医治上述社会病症的良方,经过多年深入研究终于提出一套基于EQ的解决办法。他认为,人们首先要认识EQ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只重视IQ、认为高IQ就等于高成就的传统观念。他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结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生的成就至多20%可归诸于IQ,另外80%则要受其他因素(尤其是 EQ)的影响。因此只有从重视IQ转到重视 EQ上来,并大力提升年青一代的 EQ,才能拯救现代社会。3 W" Y2 w' X2 ? e7 a' G
戈尔曼教授把情商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u* z& i& w& e6 @6 v( a
1.认识自身的情绪——认识情绪的本质是EQ的基石,这种随时随地认知自身感觉的能力对于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了解自身真实感受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否则必然沦为感觉的奴隶。1 z+ V3 Z9 L9 N
2.妥善管理情绪——情绪管理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这方面能力较差的人常受低落情绪的困扰,而能控制自身情绪的人则能很快走出命运的低谷,重新奔向新的目标。7 G! R2 ~, L2 j( P, o; b2 x( B
3.自我激励——自我激励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通过自我鞭策保持对学习和工作的高度热忱,这是一切成就的动力;通过自我约束以克制冲动和延迟满足,这是获得任何成就的保证。
& P, l0 p9 q- z) s 4.理解他人情绪——能否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是了解他人需求和关怀他人的先决条件。) _4 b9 k# _0 _1 G+ |4 c
5.人际关系管理——恰当管理他人的情绪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艺术。这方面的能力强意味着他的人际关系和谐,适于从事组织领导工作。1 f3 O8 Z: C) q7 N2 {9 \
此后,“情商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流传、发展与应用。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起情商,人们相信高情商更有益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 |4 ~# w$ T% t- A$ k* J. I 现在有一些研究机构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情商测试标准,可以把情商进行量化,从而可以对人的情绪、情感进行较准确地认知,让人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商究竟有多高。
5 c" U4 k) `/ q0 [" o6 _ 情商三大要素 " Y% K, O( P( w
戈尔曼教授提出的情商的五个方面的内容中,其中前四点都要依靠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即情感。第五点人际关系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自我情感的表达与调控,好的人际关系总是得益于双方对各自情感的恰当表达和适度调控。因此我在《高情商团队》一书中认为,情商有三大要素:情感、表达和调控,情商是情感表达调控的水平。
* ?( E0 l* t4 m% O 情感。戈尔曼教授提出的情商主要偏重于对情绪的认知、管理与调控,这种观点不免有些片面,情商不仅涉及情绪,更涉及情感。情绪和情感在很广泛的地方常被用来表述同一类的事物,但情绪和情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情绪常常与人们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则是与人们的社会需要相关联的。但情绪与情感又是相互影响的,情感丰富的人常常能够控制情绪和调节情绪,同时,有时候情绪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比如一个人的情绪不好时,他的情感就可能变得麻木和僵硬。
, U0 m4 V6 l0 }# g! r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指一个人在自己已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对当前面临的事物的切身体验或反应。一般来说,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但在特定情况下,人的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的高级情感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常常超出理性的控制范围。
3 Z G% @, p9 U8 {) D' V+ s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类型的人被称为“木头人”,这种人或者缺少必要的情感体验,或者有情而不善于表达,这样的人都属于情商偏低,显然就不适合做领导。但也有一种类型的人,过于热情,不讲分寸,以致常常过了度,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缺少大局和协调的思想。! C9 P0 D/ N& b1 X6 J; |2 X0 }, ]
在特定情况下,情感也可能会对人产生破坏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我情感,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情感失控是领导工作的大忌。
6 ^: \$ p3 U$ T' z0 z 表达。人的情感始终是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不仅表现在个人自身情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而且还表现在人的情感的外在化,即自我表达和对他者的表达。一个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把各种情感压抑在心里,这有时会很危险。如果总把愤怒、悲伤、委屈等情感压抑在心底,时间久了就可能会造成情感堵塞现象,让自己变得沉默寡言、愤世嫉俗,甚至会让这种心理的情感问题转化为生理的失调,乃至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而对于别人表达情感,要找到适当的表达方式,恰当地把握分寸,否则就是情商低。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你公众场合的一个眼神、一个姿势、一个动作、一句话等都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3 z6 @' V. R; P2 T% r6 C# M" k9 | 调控。判断一个人情商高低,不但要看他有多少、多大、什么类型的情绪、情感,看他是否采用适当的方式、程度来表达,还要看他是否能够自主、从容地调控。儒家讲“发乎情,止乎礼”,就是指对情感的表达和调控。古人肯定人的情感的存在,并且也鼓励情感的表达,但在情感的表达过程中要掌握一个度,即不能越过礼仪的规范,由此可以造就活泼和谐的人际关系。情感有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之分,积极情感有乐观、坚强、勇气、宽容、魄力等,消极情感有悲哀、懦弱、嫉妒、怕事等。任何一个人都既有积极情感也有消极情感,只是在比例上有所不同。
7 V4 Q( P0 V& R 领导工作要求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较高情商,特别是基层工作更是如此。一个人的情商不都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提高的。领导干部应该掌握提高情商的科学方法,建立自己的情商愿景,分析自己的不足,树立情商标杆,不断实现情商升级。而且,领导干部不光要提高自己个人的情商,还要领导好团队情商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