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Y8 M, P! I0 O" u 天山雪松,生于旷野山巅,年年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受酷暑严寒的考验,多年磨炼才能成长为天山南北一道绝美的风景。胡乔木同志说:“要把文章写好,写得生动,只有下苦功夫,这时是没有近路可走的。”他写起文章来经常废寝忘食、白天黑夜连轴转。1951年6月,他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不分白天黑夜,热得受不了时就坐到放满凉水的澡盆里写。他说:“有的文章是需要很快写出来的,而且可以写好,但那并不是作者在一个晚上就把写作的本领都准备好了,而是长期锻炼培养出来的。”“一定要自己实践,一定要经常练习,才能达到目的”。我们做秘书工作时,经常羡慕有些写作能人“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但轮到自己写时,则百般推诿、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不仅耽误了工作,而且写作水平也长时间得不到提高。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向胡乔木同志学习,向天山雪松学习,不畏艰难,争取苦练成才。 \! _* @$ r) d% y5 g( t( Z
2 i0 Q/ f/ S9 J: N" E X" C5 w 胡乔木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我们平时说到乔木,意指高大挺拔之树、建筑有用之材。胡乔木同志先后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新华通讯社社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文字贡献尤为突出,是党内的一支如椽“巨笔”。对我们这些在办公室工作的干部来说,以文辅政是一项重要职责,而要履行好这项职责,深厚的文字功底、高超的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看胡乔木同志的事迹,不得不佩服其一生的勤学、深思、苦练、细改之功,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法和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希望新疆各族干部如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一样植根和挺立于新疆大地,我们自当奋发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深深扎根,在日常的工作中迎难而上,在困难挫折中汲取营养,舒枝展叶,争取早日成长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乔炎)# C7 ?1 P. _) R+ s. z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