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遴选辅导]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 论述、论证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4-8-18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公文写作培训班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 论述、论证。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考试试题的政治导向明确,不容出现偏差。试题的客观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无可非议。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下面我以某范本进行分题论述。(申论考试一般有三部分,下面分三页显示--编者)
+ l/ M  K7 X# V5 w) @; T0 E2 N
: J6 c# e+ }/ v4 e0 e一、请用不超过I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7 y: W2 ~% d' l+ ?, v0 T3 j
  理解题意:
! ^* d7 e* o1 i; r: v$ T* s+ A; N# {! j% [- w4 O
 (一)字数限定。1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 ?2 U  P: ]& k# z6 [  t( c* V8 K/ m

7 c! L- o$ a8 }9 F. l (二)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 M3 G- }  N9 A( E' M" j% k' f/ g% J: S( h& b( L
 (三)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
# G( Y7 U" h5 _% i1 b1 j
) b' O2 v; G" q/ z! O0 Y7 Z (四)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答题时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7 B; e8 T; i  o3 c9 ~) A& ?+ c" n( ?: n4 J2 K1 S- S" c9 ], S' J
  答题步骤: 5 N4 Z6 u! S& N  Z; }8 N
2 _* g* o- \3 \7 \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 E  X! a/ A8 ~8 [
" y$ o9 g4 W" N5 H) f# n0 ~2 r- t (二)将勾划出的句子再进行分 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5 _( |$ ~; G# B' s
/ v3 T+ f  ^' w) ^( b
(三)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 Y) s3 |+ O/ I  J1 M2 b7 u+ ^( P; C1 m% a9 L/ `
答题方法:
7 x6 o, B. v1 k8 r+ g6 {8 v9 S) v! J. d1 w0 k
  通过对书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认为,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
2 C1 {" N( A" q& x3 |' m% ~% C5 j6 Q8 R* @" n6 N
  (一)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 _( w: G; v  w% }
5 K' l" o4 V% f  ^# r4 Z2 C$ d
  (二)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确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不然,就会违背答题要求)
' d: ~$ t, U& d. n4 \. @
4 B& c9 ^" [  U" ?9 D, K  1、环节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式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性为序或逻辑上的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模拟试题(一)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4 J( g" d! c% Z0 D* A. N( Q
  `% g; D( K  U
  2、参与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如模拟试题(六)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的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对美方反倾销起诉取得成功的案例。)成本低廉的中国的苹果汁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美方不满,美方提出反倾销调查起诉。中方积极应诉,充分发挥有利因素,觅得了诉讼胜利,保护了中方苹果汁生产企业的利益。”广大考生反映,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1 X" I& h2 R( V, n) d7 k" n" v! |9 ^# m( E2 K
  3、链式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如模拟试题(七)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报道。9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 f3 k) q" i; i+ H9 C! ?0 }- t6 S2 _# L
  4、类型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如模拟试题(九)的分述句就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我国的玩具消费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意为孩子买更多的玩具。但调查还表明,我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商机。玩具的开发和销售面向成人,是世界玩具有新热点。”
/ p6 f& ]# d6 l; T7 \# X+ U% C% n5 `& @! L
  5、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对于初学者或心理素质差者有较大帮助。 9 C7 A% n" H3 a* k

( r+ d/ F# K9 E* a: i: Z* [二、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 y1 i4 l4 t9 Z' q7 W3 F
  理解题意:   c' Q4 @4 ]) J! A
9 t& N5 j/ T9 Z. C4 f
  1、字数限定:3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 S- e% s: o0 R# V
! h2 K, f- q4 w+ M4 ?# o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很少是远涉关系。
/ \! v& t& ?3 C, s$ J# ^
$ c2 z- b. B, c2 O2 k: K4 T  3、适用性。由于招考的公务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人才,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论事,可以执行,不能大而空,要切实可行。
) Q8 @" y: P7 P2 d
) d5 q- x( ?. \" b  答题步骤: 5 m, D. f! z  c' n
5 s! t# \6 E1 b9 K8 o
  1、根据前边所述的方法,勾划出文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这是保证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
5 H1 \" G$ v- L% Q3 P8 O8 n+ u* {( R6 Y' w$ x1 {. ?
  2、寻找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保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 {1 l9 ^% u' e2 |# Q
$ p8 t$ b3 v9 e% M/ R  3、根据环境和条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9 w+ c/ d, Z) `, B5 r0 ?; g, `$ R: z( r; L1 X' y6 N
  答题方法:
1 c2 W! O5 P+ c! f2 |; n! E# Y
* P, w$ r+ B, ?! N  1、分层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a、转变观念,改变现有的……观念,通过……,树立……观念。"。b、建立……制度(体制),……" “C、加强……管理,(实际行动)"。
1 q' P+ q: j+ Z
! J, A2 ]" p1 x& J" \4 O6 S1 j  2、职能分类法:很多模拟试题,都与法律有关。因而答这类题时,方案可以是按 "企业或单位"、 "政府"、"法律"、"个人"四方来分。通常情况都是"企业应当做些什么","政府应当做些什么"、"法律做些什么的方式"、"个人应当做什么"。 & {$ N. H! }; l9 A( X

4 A' R: J* y# f3 ]0 W0 m+ z   3、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关于人的解决问题上,一般都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来提出解决方案。如模拟试题(二)中"撞了白撞"的核心元素是 "人、车、路",那么解决方案就是 9 R, ?" n( s* r2 a+ w
(1) 提高路人的安全意识,监督路人的行动。(要列举一些具体办法,如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设置交通路口安全监督岗等)。  P( l( d' x, D  _8 U7 p" G) N
(2) 车主必须尊重路人生命,不能因为法律授权就任意作为,在可能避免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撞人事件发生。
' T) h3 m, L. H+ V) ~$ \( i(3) 路的问题主要靠政府解决,政府要多
) n  Q: @8 O# Y+ o1 S: H修路,修好路。(也要列举一些具体方法,如拓宽主要街道,在交通要道架设天桥,修地下通道,或封闭一些事故多发路口等)
; A0 l# V5 e: h2 o- T: V5 R(4) 参与方分析法。就是一个事件的双方或多方,各有什么问题分别解决什么问题。这种题要忌讳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这种办法也是考生最易接受的,考生平时可多演练此法。
4 T+ s1 m2 D7 D  (5) 焦点问题分析法。找出矛盾斗争的焦点,解决它,就如解开争斗的死结一样。模拟试题(十四)中就是如何很好地解决新闻曝光案件。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法律的、政府、新闻的实际出发,可以从宏观的、微观的两个方面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 |# k1 @5 ?( J4 D, ~) n: @4 S5 g/ L1 T( ~7 V- r1 n! n
三、就给定资料的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3 ^# u! L2 R# H4 m" G  理解题意: 5 K+ B. r+ L. s6 ^" x

) p6 L, O" f; f/ R 1、文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或道理进行论述的文章。
8 f  L7 m5 n" p
& y# B8 B+ p% ?  2、论述内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申论》考试时都要求考生抓主要问题,因为招考的国家公务员,行使国家权力,必须要注意平衡问题。要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问题时主次分明,对于轻重利弊能较好地权衡。 8 r* e) A( L0 F: b

% W3 c) z% `% C8 e2 r% D, G- p  3、中心明确。就是观点鲜明,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贬斥,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辞。在文中最好使用段旨句。一是方便阅卷教师迅速获知文章主要信息,二是方便考生自己写作时紧紧围绕中心来写,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6 g; U0 L" Q, B2 b6 z
- Z1 A- p' x- W+ Q2 \
  4、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论述过程中理论与事实要能很好地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事实与道理紧密相连,互相支持,为中心论点服务。道理上讲,《申论》考试的一般事例都主要来自于给定资料,理论可以从给定资料中来,也可从中引发。
( I& K7 p0 u7 Z" I8 h0 o  N% D- N5 z, W: f8 a. W4 N$ M
  5、论述深刻。就是要求论述时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体制、观念、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深刻性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当前实际。
! ?" K: D1 K6 E$ U2 m, e. N9 K0 S( p! j4 v4 x% F: M
 6、有说服力。这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的要求。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 T/ W! _& x$ W" o% q
- G: A( ]* p* Q9 E; o
  7、从本次考试的目的,也就是录用国家公务员来看,评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因而即使是论述题,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虽然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但总的来说规范性是很强的。因而作文必须从标题、结构、语言、文面等方面表现出规范性来,这样才有利于写作与评卷。 : v: p7 m1 n5 v+ A3 {) k3 K
# A/ a: h) l! h4 P7 G) Z! c8 }% }
  写作步骤: 2 D( H- B& N  b$ r- l( Y

  w. e) m6 U+ e( O9 X9 J# X  1、通读全文,抓住主要问题。 # B: i, |0 m6 B* N5 f; f2 h3 f
& c% O( I+ n) ]" g: L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5 e: ]/ O+ U1 ~; l
 

精彩评论16

正序浏览
荣耀之光 发表于 2017-9-30 17: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录用国家公务员来看,评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因而即使是论述题,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虽然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但总的来说规范性是很强的。因而作文必须从标题、结构、语言、文面等方面表现出规范性来,这样才有利于写作与
 
15874583857 发表于 2017-9-21 15: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
 
wbshuaige 发表于 2017-6-4 09: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
 
况且况且 发表于 2020-3-6 20: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6、有说服力。这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的要求。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1990982101 发表于 2019-4-8 08: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对书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认为,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写的很好,学习了。
 
冰蓝心 发表于 2015-3-30 1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下面我以某范本进行分题论述
 
火箭队 发表于 2017-12-5 14: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本森师 发表于 2016-4-9 12: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邹金 发表于 2014-8-20 1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论考试分数总是不高,甚至还越考越低。希望从这篇文章中找到原因。
 
自己的幸福 发表于 2014-8-21 13: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复习申论开始  很有用  谢谢啦
 
向往太阳 发表于 2014-9-16 10: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借鉴了,收藏起来!!!
 
执戈天策 发表于 2016-5-23 21: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写文章,学会干工作
 
nelly 发表于 2016-10-6 2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论老是找不到方法,学习了
 
sanda2010 发表于 2017-7-6 14: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收获,期待能够快速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90粉丝

417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