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w" f9 u. o, x
( s4 J) y% r) m" q8 W) N& R" x
) j0 q% L/ P0 Y& d) }人们想要取得正确认识,做好工作,就要 不断地总结经验。总结出来的经验1定要有用,做到既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 M+ Q4 I" d) w- S2 {; y0 y
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全局的适应性,在 指导今后工作时,推得开,行得通,作用明显。 要写好总结中的经验,应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3 ~* l+ j: W5 f5 G. Z& L0 M5 N# e* B' d# M
一、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来写好总结中的经验
' C8 u2 b) S$ R* j( h" l. ~
' A1 F. h! E5 {$ t开展一项工作或组织一次活动后需要对 其进行回顾总结,也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方
, j8 ~: W+ j J$ r% B式和反映方式。这些认识方式和反映方式,在 转换为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就是表达方式, 即作者将内容表达出来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手
! s T4 q; ^/ e s9 a1 }- \/ T5 J! t段。对总结中的经验写作而言,用得最多的应 该是叙述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常常是 水乳交融,无法截然分开。所谓叙述,即叙,就 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所谓 议论,即议,就是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 明观点。因此,在使用“叙”与“议”这两种表达 方式时,既要保证经验内容表述的完整,又要 保证表达方式的正确。
# P4 `4 E- u2 `6 m w" K
, h m& r4 k7 D1 o, O
(一)正确使用“叙”“议”表达方式。写好经 验必须要选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总结中的经验 在表达时多会采用“叙”与“议”即夹叙夹议的 方式。这既要有对情况、做法和过程简明扼要
5 q, O; r! \' |
; K j; |" g, T9 D \' ~5 @9 ~: l的叙述,又要有怡到好处的议论,使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观点和材料相统一。一般情况下,总 结中的经验是由:“观点一认识一事例”等 内容组成。其中的观点提炼,不仅要有新意,而 且要有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经 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揭示事物的规律,给1 I0 G, Y5 l# }) R
人以启迪。但是,观点提炼得好,如果内容贫 乏,不但会索然无味,可读性差,而且会使经验 的正确性大打折扣。例如:《xx省军区 20 xx年度宣传文化工作总结暨20 xx年度 工作初步打算》中第一个观点句及其句后所引 领的具体内容的“叙”与“议”
7 F" g: Z9 s$ {$ B" b' F. U1 G x2 d5 o
做好宣传文化工作,党委的支持是保证。 (观点)//宣传文化工作没有党委的支持和重 视,推动落实很难。(议论//今年,边防六团一- q( {5 H. s$ v+ B- S
连典型宣传之所以成功,是党委有力指导的结 果。(用一个典型事例来说明党委指导成功的 结论//某政委是抓典型的专家,不仅出主意, 还从经费上支持;某主任来自全军典型部队, 组织协调典型宣传很有经验;某副主任曾亲自 参与了李国安宣传的组织协调,某副主任是老 政工、老基层,各方面给了热情支持。(叙述几 位党委领导成员是怎样指导宣传文化工作的) //各位首长在抓典型上都很内行,有高招,使我们受益很大。(议论//今年的歌咏大会,某副政委精心策划,干工作有板有眼、一丝不苟。
' @7 M% F0 ?4 {7 w某主任多次亲临现场讲评指导。(叙述//可以说,这几千人参加的活动,没有党委、首长的有
' n5 w7 c+ q+ ~: q/ ?力指导是很难达到这么好的效果的。(议论// 从中我们体会到,做好宣传文化工作,必须围
* m. f' u7 y `5 A绕党委意图,加强沟通协调,虚心学习请教,赢 得首长支持。(体会
: {$ @: g; w5 `) \
r4 i; T. {! ^+ N# _# \7 ?以上经验内容共有九句话,其结构是:亮 出观点——展开观点(议)——印证观点(叙) —归纳提升观点(议。从语言表达方式上 看,是夹叙夹议;从逻辑关系上看,环环相扣, 逻辑严谨,无懈可击。
% y- I9 [8 i8 a+ _
) E+ T6 e3 _, N
(二注意“叙”“议”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
& Z- P" i( ^+ y) m情况下,总结中的经验是由“观点一一认识 (议—事例(叙)”等内容组成。“叙”为“议” 提供例证;“议”既是对观点的阐述,也是对 “叙”的分析、认识或深化。叙、议二者联系紧 密,相互依存,是经验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基本
; H8 b4 ?. L& T, a6 K; H方式。运用“叙”“议”表达方式时,经常会出现: W$ y% z% r" v t# o
以下主要问题:
- G! t' W( P: n2 @4 r% i
* y3 A' h& u) r0 _4 M: D
1.有“叙”无“议”。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在 事实的表述上打圈圈,给人的感觉就是罗列具 体的做法和成绩,未形成理性认识,难以让人 产生认同感。请看下面的例子:
; O; d" P& L4 b
( l, G( X. N4 R9 N9 K9 T8 E做好宣传文化工作,党委的支持是保证。 (观点)//某政委是抓典型的专家,不仅出主 意,还从经费上支持;某主任来自全军典型部 队,组织协调典型宣传很有经验;某副主任曾 亲自参与了李国安宣传的组织协调;某副主任 是老政工、老基层,各方面给予了热情支持。 (叙述几位党委领导成员是怎样指导宣传文化 工作的)//今年的歌咏大会,某副政委精心策4 c: O5 O% k( K- K# e+ K
划,干工作有板有眼、1丝不苟。某主任多次亲 临现场讲评指导。(叙述
# ]) `8 k# N# }- z
, u7 {$ A! d1 F$ i- j3 i以上这个例子的内容,就是观点+事例。 观点之后没有阐述为什么说党委的支持是做
/ n. Q# t) r# i+ u( u好宣传文化工作的保证,观点与事例之间出现 较大的跳跃,意思不够连贯,结构显得比较松 散。也就是说,这些内容中既没有围绕观点进( N( t1 C; A; a, y G* ]2 j
行阐述,又缺乏必要的“议”,致使观点与事例
8 l: i; m. ]( m7 M4 ?3 @ }, m1 u( V ]& S& q4 o7 K
衔接不畅。
1 r/ q3 H3 e/ J' c# ]- n9 @: S1 J/ g/ p1 Z, S
2. 有“议”无“叙”。这种做法会让人感觉有 些空泛,观点缺少说服力和生动性。请看以下 实例:
, z. J5 f8 {, X4 j/ n
/ ^. j1 p4 q& t7 f% y/ W做好宣传文化工作,党委的支持是保证。 (观点)//宣传文化工作没有党委的支持和重 视,推动落实很难。(议论//各位首长在抓典8 f7 @5 z/ v. t) a" V
型上都很内行,有高招,使我们受益很大。(议 论//从中我们体会到,做好宣传文化工作,必 须围绕党委意图,加强沟通协调,虚心学习请
@# l; M( e+ T2 }+ k教,赢得首长支持。(体会
0 A8 ^9 K" o5 p- H6 f
+ Y/ T' \2 t8 N
上述这个例子的议论虽然看似很有道理, 但缺少事例的印证,让人感觉缺乏说服力。如
* S* b+ Z8 |- P" P果增加一些鲜活的事例或真实的数据,观点将 无可反驳。
K, e8 L6 l9 G7 ]- y# D; _) C+ U. t0 F/ b) L9 K
3. “叙”与“议”脱节。此问题的出现,主要 是“叙”与“议”不协调,或“叙”或“议”与观点不 相吻合,没有起到支撑观点的作用。请看XX 单位关于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经验:
( L- n# z) ~8 T' |. R/ X
- n- M# O5 o6 z( A0 q+ u( k' Z
深入的思想发动是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 顿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观点)//要想工
) v4 I3 o, `( j) G4 R) P作取得实效,就要想方设法加大工作力度。(议 论//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机关作风教育 X4 d/ d T( I$ E
整顿活动的重要意义,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 识,明确了要求,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 命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为活动取得实效 奠定了基础。(叙述
) g8 S$ G6 E6 N: z
/ U; O2 C- B9 F7 c总的感觉,上述这个例子的内容显得有点 凌乱。具体地说,作者在第二句想展开观点,却 阐述不准确、不到位,虽然工作实效与加大力/ @7 _/ T4 M( \
度有关,但是妥当的做法应该是阐述为什么说 深入的思想发动是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即思想发动的深入程度与活动取得实效之间 的关系。因此,第二句的议论偏离了观点。第三
7 s5 @+ c* `; z @6 W4 d句叙述的是思想发动后的效果,而没有谈到如 何进行“深入的思想发动”,没有涉及具体做 法,叙述也发生了偏离。
2 ~) H1 O( M8 P& B
6 _4 h+ B- E5 H& S. n2 O
(三)“叙”与“议”表述经验内容时的基本 要求。运用“叙”与“议”表述经验时,需要注意 的问题很多。但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c8 L% p* w5 X5 j- y# k; X
* @7 U; ?: W- R% T; A1叙”与“议”要扣准观点。“叙”与“议”都 不能偏离观点、背离观点。“叙”与“议”要始终 围绕观点这一根主线来展开,以保证经验内容 表述的完整和正确。
1 F$ o! S! D* w# g! F
, E" C+ X& h: p2. “叙”与“议”要彼此照应。“叙”与“议”在 表述经验内容时,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 多“叙”少“议”,或不“议”二是多“议”少“叙” 或不“叙”。多“叙”少“议”或不“议”,就会偏向 于罗列事实、数据,缺少理性分析;多“议”少 “叙”或不“叙”,就会偏向抽象说理,空发议论,
* l4 a& D$ j3 s8 X( ~: H- e& l缺少事例支撑。所以,要做到二者相互平衡,不 能偏颇,“叙”能叙得怡如其分,“议”能议到点 子上。
8 q5 A$ j) N" b9 L" T6 D
! T3 ]8 P$ Y/ K' D6 y* D3. “叙”与“议”要衔接紧密。“叙”是要交代 “怎么做的”,或者情况“怎么样”;“议”要回答 “为什么”,即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观点,或者 回答“怎么办”,即怎么落实观点。因此,二者要 紧密结合,使经验内容表述得有血有肉,可读 性强。
: @7 E& d$ b9 V# H
B8 J/ X, p: l& O L* T; E4 p
总之,总结中的经验,从表达上讲,也就是 运用“观点一议一叙—议”这种夹叙夹* ?, q, x6 f- F% H
议方式的过程。至于先“叙”后“议”,还是先 “议”后“叙”,要视观点涉及经验内容的情况而 定。
& T. D% A! f: R% G$ y/ h' g, | M
; N9 k8 `7 B, ~6 u$ l二、选择合适的角度来写好总结中的经验
' x) O% z7 g; \) V- G9 z& d* B